一、2015年工作總結
。ㄒ唬┩瓿伞笆濉币巹澗幹乒ぷ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編制之年。按照省政府和國家文物局的統一部署,省文物局于2014年就部署啟動了“十三五”規劃編制前期調研等相關工作,聯合南京大學開展規劃編制,先后在淮安、揚州、鎮江等地召開專題調研會,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國家文物局在我省召開華東片區部分省市“十三五”規劃調研座談會,我省借鑒了兄弟省市規劃編制的經驗。經過多次的討論修改,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江蘇省“十三五”文物事業發展規劃》及項目庫!笆濉币巹,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國家、省戰略布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突出文物事業在“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中的地位、作用。規劃編制過程中,強化了與全省文化事業發展規劃、地方文物事業發展規劃以及省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銜接。
。ǘ┦澜缥幕z產工作扎實推進
加強運河遺產保護管理,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完成了大運河(江蘇段)遺產保護管理年度報告,調整了大運河江蘇段緩沖區范圍,規范涉及運河遺產工程建設項目的報審管理。省政府在淮安召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座談會,研究后申遺時代運河遺產的保護與展示利用,將“大運河保護與申遺工作市廳際會商小組”更名為“大運河保護和管理市廳際會商小組”,增加省旅游局為成員單位,進一步明確各方工作職責,會商小組辦公室仍設在省文物局。進一步加強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明孝陵監測預警平臺建設通過國家文物局評審正式立項,完成我省文化遺產地基本信息采集并上報國家監測預警平臺,提交了年度監測工作報告。國家文物局在昆山、蘇州召開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工作座談會、推進會,確定蘇州為聯合申遺牽頭城市。蘇州木瀆、黎里、震澤、鳳凰,無錫蕩口和常州孟河等古鎮也提出加入聯合申遺行列,我省參加聯合申遺古鎮已有12個。國家文物局在南京召開“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遺”工作會議,沿海11個。ㄊ校┪奈锊块T、9個聯合申遺城市、20余個有意愿加入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城市的代表參加會議。我省沿江沿海的南京、揚州、蘇州、連云港、鎮江、南通等市開展遺產資源調查,確定南京石頭城遺跡等27處遺產點上報國家文物局。由南京市牽頭的中國明清城墻聯合申遺工作推進會、文本編制專家咨詢會分別在湖北荊州和北京召開,建立中國明清城墻保護與協調指導委員會,成立中國明清城墻保護與申遺專家委員會,成立中國明清城墻保護與申遺城市聯盟。聯合申遺文本編制順利,《南京市城墻保護條例》正式頒布實施。省政府在鎮江召開全省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推進會,規范、指導全省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申報工作。
。ㄈv史文化名城申報與保護取得新進展
常州市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高郵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進展順利,住建部、國家文物局已完成檢查評估。南京梅園新村、頤和路,蘇州平江、山塘街,揚州南河下等5個歷史文化街區被住建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中國歷史文化街區”。經省政府同意,省住建廳、省文物局公布了58處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國家文物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集中成片傳統村落整體保護利用”工程蘇州東村保護項目基本完成。首批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工程項目建設通過了省住建廳、省文物局等部門的檢查。實施了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內重要文物資源搶救保護工程。配合省住建廳完成了徐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修編)、揚州灣子街、興化東門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常州孟河鎮、如皋白蒲鎮、蘇州東山鎮等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的編制、論證、評審。南京江寧區前楊柳村等6個項目成功申報住建部2015年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計劃。
。ㄋ模┎豢梢苿游奈锉Wo取得新成績
按照統籌協調、重點引導、兼顧一般的基本原則,重點實施了大遺址保護工程、大運河遺產保護工程、抗戰文物搶救保護工程、名城名鎮名村重要文物資源搶救保護工程等,提高文物保護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提升文物保護的社會影響力和公眾認知度。貫徹國家文物局“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0周年推進抗戰文物保護利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對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等21個代表性抗戰文物予以修繕保護、展陳提升并對外開放,阜寧縣將抗戰文物保護與展示列入縣委縣政府的重點工作。全省各市加強了抗戰文物的保護,以進一步推進抗戰文物的保護展示,提升抗戰文物保護利用水平,充分發揮其證史育人的社會功能。
加強了文物保護單位的基礎工作,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開始啟動。推進文物資源數據庫與管理平臺建設,完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綜合管理系統文物基礎信息采集錄入,完成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管理平臺軟件開發和測試。規范文物保護工程管理,實施文物保護工程按計劃檢查制度,確保工程質量。開展工程質量評比活動,蘇州市全晉會館維修保護工程等11個項目獲得第四屆江蘇省文物保護優秀工程評比相關獎項。南京國民政府主席官邸舊址(美齡宮)修繕工程榮獲第二屆(2014年度)全國十佳文物保護工程。召開全省文物保護工程會議,加強文物保護工程隊伍建設,新公布兩批文物資質單位16家,全省文物保護工程各類資質單位總量達163家。全省有127人通過國家文物局第一批文物保護工程責任設計師和責任工程師考核,取得了文物保護工程責任設計師和責任工程師資格。按照國家文物局的要求,開展了“三普”文物點的核查工作。配合國家文物局、江蘇省紀委、省委辦公廳對利用歷史建筑等公共資源開辦高檔餐飲和私人會所進行整治。
。ㄎ澹┨镆翱脊排c大遺址保護工作規范有序
興化、東臺蔣莊良渚文化遺址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2015年度“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啟動江蘇太湖水下文物調查與考古發掘試點工作,《江蘇太湖水下考古工作立項書》和《江蘇太湖古航道及水下文化遺產調查工作方案(2015)》獲得國家文物局批準,聯合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立了江蘇太湖水下考古領導小組,設立太湖水下考古工作站,開展了太湖水下考古調查以及相關文物點的試掘和水下探摸工作。組織實施基本建設工程文物保護,完成無錫、常州兩市的新溝河延伸拓浚工程的考古發掘。對一批配合基本建設考古項目進行實地檢查驗收。邳州下邳古城、新河煎藥廟墓地、句容孔塘遺址、無錫楊家遺址、南京定淮門城墻遺址等發掘取得新成果。組織開展田野考古獎評比,盱眙泗州城遺址考古發掘等24個項目獲獎。組織在徐州召開全省考古工作會議。推進大遺址保護與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揚州城遺址“十二五”期間大遺址保護工程通過國家文物局組織的專項檢查和評估。龍虬莊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獲得國家文物局批準。無錫闔閭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工作穩步推進。
。┑谝淮稳珖梢苿游奈锲詹轫樌_展
全省在普查平臺完成信息注冊的收藏單位587家,共登錄藏品54萬余件/套,其中文物收藏量在10萬件/套以下的收藏單位已全部完成普查信息采集任務。省普查辦舉辦了2期業務培訓,全省各級普查機構均不同形式開展了普查培訓工作,共培訓普查員1000余人次。省普查辦組織專家首先對徐州市31000余條普查數據進行集中離線審核。省普查辦完成國家文物局委托承擔的“江蘇省教育系統可移動文物調查、認定、登記及管理機制研究”課題研究。針對普查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專門召開了全省普查工作推進會,邀請了全省10所高校及系統外單位參會并交流普查工作經驗。向國普辦推介江蘇省26名“普查之星”!澳暇┦械谝淮稳珖梢苿游奈锲詹殡A段性成果展”、“吳珍擷萃——蘇州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精品特展”、淮安市“普查之星”推介表彰活動等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有力推進了我省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
。ㄆ撸┎┪镳^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全面提升
貫徹實施國務院頒布的《博物館條例》,進一步明確博物館設立備案制度、提升博物館辦館質量、強化博物館藏品管理、提高博物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發揮博物館行業組織作用等工作要求。委托蘇州市文物局完成非國有博物館設立備案課題研究。組織開展非國有博物館運行評估。鎮江市博物館、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等探索建立了理事會制度。全省現有各級各類博物館285家,全年舉辦展覽1000多個,年接待觀眾超過6000余萬人次。博物館陳列展覽不斷提升,南京云錦博物館等5座博物館列入省博物館陳列展覽提升項目。南京市博物館“六朝歷史文明”獲得2014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精品獎。組織全省博物館紀念館圍繞“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主題策劃展覽和宣傳活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偉大的勝利 正義的審判(暫定)”和茅山新四軍紀念館“新四軍蘇南抗日斗爭歷史基本陳列展”入選國家文物局抗戰文物展數字化項目。南京博物院“大吉羊文物展”等10個項目列入省館藏文物巡回展,巡展67場次,接待觀眾150余萬人次。配合江蘇廉政文化周活動,策劃組織了“江蘇廉政文化圖片史料展”。國家文物局繼續將江蘇省列為“完善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試點”單位,省文物局聯合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召開完善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試點推進會,遴選了約50個教育活動案例入選首批項目庫。南京、無錫、蘇州、泰州、常州等市已初步形成中小學生定期參觀博物館的長效機制。高淳區博物館等4座博物館列入2015年度博物館預防性保護工程項目。
。ò耍┪奈镞`法案件查處力度加大
針對當前我省存在的文物保護與經濟建設的突出矛盾、法人違法、建設性、過度開發利用破壞、古遺址古墓葬被盜和古建筑擅自拆除等案件的發生,省文物局加大了執法人員的培訓力度,建立首批“文物行政執法講師團”在全省巡講,提高文物行政執法水平;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創建全省文物行政執法監控平臺,采用“1+13”的模式,實現層級監督指導,提高文物執法效能;加大違法案件督辦力度,加強責任追究,增強整改效果。2015年,全省共查處文物違法案件30余起,罰款人民幣200余萬元,行政問責13人,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4起。重點督辦南京市級文保單位顏料坊49號被拆案、無錫市級文保單位橫山草堂、三普點敦睦中學被毀案、泰州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汪氏住宅遭破壞等案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韓橋煤礦舊址遭破壞案件中,9人被行政追責,3人被刑事拘留,3人被行政拘留,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分別被罰款50萬元人民幣。無錫市橫山草堂遭破壞案件中,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捕,4名相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敦睦中學被毀案中的施工單位被處以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通過案件的查處,有效打擊和遏制了文物違法行為。
。ň牛┪奈锇踩ぷ鞯玫郊訌
常州市、如皋市、鹽城大豐區被列為2015年江蘇省文物安全綜合管理實驗區建設單位,全省文物安全綜合管理實驗區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被列入2015年省委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工作要點。在鎮江市召開文物安全綜合管理實驗區現場會,首批試點單位鎮江市、淮安區、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鎮江博物館、徐州博物館通過經驗介紹、成果演示、現場演習等方式,全面展示了實驗區建設的成效。國家文物局對我省文物安全綜合管理實驗區創建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我省總結經驗向全國推廣。博物館、紀念館、文物保護單位安防、消防、防雷工作得到加強,全省文物得到有效保護。
。ㄊ┪奈锟蒲、外事及宣傳工作扎實有效
完成省政府重點調研課題“發揮博物館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重要作用研究”;完成國家文物局普查辦委托課題“江蘇省教育系統可移動文物調查、認定、登記及管理機制研究”;完成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及可移動文物管理綜合調研”;國家文物局委托我局開展《文物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課題研究基本完成。東南大學傳統木構建筑營造技藝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正式掛牌。
組織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與鎮江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文化遺產日暨第七屆江蘇省文物節活動。組織開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我省在國家文物局網站、中國文物報等行業主流媒體的信息發布量始終位居全國前列。編輯出版《2007—2014年文物課題選編》、《江蘇文物》局刊、《江蘇考古(2012—2013)》、《江蘇抗戰遺存》、《江蘇省縣級博物館提升工程報告》、《江蘇省2014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論壇論文集》、《2015年度江蘇省文博論文集》等研究成果。啟動《中國文物志·江蘇卷》的編撰工作。創新培訓模式,與南京大學聯合舉辦全省文博干部研修班(二期),將對口援疆的新疆伊犁州文博干部納入培訓范圍。協助國家文物局在無錫舉辦全國文創人才培訓班和在南京舉辦的全國文物外事工作會議暨業務培訓。深化文物保護合作,擴大文物對外展覽,全年組織進出境文物展覽10個,不斷擴大江蘇文化的影響力。
二、2016年工作任務
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文物事業發展規劃的起步之年。全省文物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十三五”發展規劃為依據,以“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為立足點,夯實文物基礎工作,全面提升博物館功能,實施一批重點工程,加強文物安全,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95周年。
。ㄒ唬┴瀼匚奈锕ぷ鞣结,落實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精神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保護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精神,把握文物工作方向,遵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文物保護戰略部署,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指導意見》提出的任務,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文物工作方針,全面實施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實施一批重點文物保護與展示利用項目,推動江蘇文物事業健康有序科學發展。
。ǘ┣袑嵓訌娛澜缥幕z產保護管理
貫徹全省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推進會精神,全面落實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各項工作,完成申遺點名單遴選,申遺文本、保護規劃的編制,完成遺產區和緩沖區劃定,實施重點文物建筑修繕和環境整治等,為力爭“十三五”期間完成申遺任務奠定基礎。
貫徹落實省政府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座談會精神,開展《大運河(江蘇段)文化帶建設規范》課題研究,實施一批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帶建設工程,配合省旅游局舉辦好大運河文化旅游節,進一步發揮世界文化遺產的多重功能。以世界文化遺產地監測預警工作為抓手,繼續提升江蘇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水平。通過積極支持明孝陵監測預警平臺建設,推進蘇州古典園林保護規劃編制,規范涉及運河遺產的保護工程和建設項目審批程序,全面改善我省世界文化遺產地的依法保護、規劃保護和預防性保護水平。
。ㄈ┎粩嗉訌姴豢梢苿游奈锉Wo與合理利用
組織實施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維修工程,開展全省文物保護單位防火防雷隱患排查,提高文物保護單位的完好率和開放率。實施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內重要文物資源的搶救保護項目,保持傳統村落整體風貌。啟動實施江蘇省紅色遺產和名人故居搶救性保護與展示提升工程。組織實施基本建設工程中的文物保護,開展區域性考古遺址調查與研究,推進江蘇太湖水下文物調查與考古發掘工作。推進大遺址保護與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加強文物保護基礎工作,繼續推進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完成全省文物保護單位信息管理系統硬件建設,全面啟動全省不可移動文物管理信息化。
。ㄋ模┤嫱瓿傻谝淮稳珖梢苿游奈锲詹
根據國務院、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全面完成全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組織專家開展質量控制和數據審核。組織實施全面評估,建設比較完善的江蘇省可移動文物信息管理系統,摸清全省可移動文物家底。舉辦普查成果展,做好社會宣傳工作。注重普查成果的科學整理和推廣應用,公布文物資源目錄,在全省范圍內實現可移動文物數據共享,向社會提供可移動文物信息服務,實現文物行政部門對國有可移動文物保存情況的實時查詢、統計和動態監管。加強文物數據的安全管理。召開全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總結表彰會議。
。ㄎ澹┤嫣嵘┪镳^管理與服務水平
宣傳貫徹《博物館條例》,做好年度陳列展覽、新入藏藏品備案等工作。深化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完善《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項目庫》項目,形成有特色的中小學生定期參觀博物館長效機制,推進全省博物館社會教育活動廣泛開展。加大對行業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的扶持與指導,開展對非國有博物館館長的業務培訓。深化博物館免費開放服務,繼續組織全省館藏文物巡回展,實施博物館陳列展覽提升工程。完善博物館評估體系,促進全省博物館質量提升。進一步提升文物保護科技與監管水平,加強對資質單位及修復工程的督查指導,完善全省可移動文物修復資質審批與項目管理。提高博物館管理效能、人才培養、科研等綜合能力。
。┘訌娢奈锓ㄖ平ㄔO,加大文物違法案件查處力度
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結合江蘇實際細化落實文物系統具體貫徹指導意見,深化將依法保護文物工作納入省委法治城市創建考評指標和省政府依法行政考核指標,促進地方政府加大文物保護工作力度。繼續配合有關方面做好《文物保護法》修訂工作,做好新修訂《文物保護法》宣傳普及和貫徹實施。按照省人大統一部署,適時啟動《江蘇省文物保護條例》修訂工作,配合開展文物保護執法檢查。編制“十三五”普法規劃,啟動全省文物系統“七五”普法工作。完成江蘇省文物行政執法監控平臺建設,推進上下聯網聯控,年內實現省、市對接,實現文物資源的實時監控管理,提升文物執法科技水平。按照國家文物局等部門統一部署,開展“文物法人違法案件三年整治行動”。堅持日常巡查與案件查處相結合,遏制和減少文物違法犯罪行為。加強與浙江、上海兩。ㄊ校┪奈镄姓䦂谭C構以及公安、海關、工商、國土等相關部門的工作聯系和業務合作,繼續深化跨部門和跨區域文物行政執法合作機制,提升依法打擊文物違法犯罪合力。繼續推進文物安全綜合管理實驗區建設,實現文物安全綜合有效管理,提升文物安全工作整體水平。推進博物館和文物保護單位安防達標建設,確保文物安全。
。ㄆ撸┻M一步加強文物宣傳、科研、培訓等工作
以“博物館與文化景觀”為主題,策劃并組織2016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宣傳系列活動,主會場設在周恩來紀念館。與常州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2016中國文化遺產日。組織開展慶祝建黨95周年等系列活動。在全社會營造人人參與文物保護、保護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圍。加強文物科研工作,發揮南京博物院、東南大學等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重點科研基地領軍作用,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開展調查研究,探索省級文物保護重點科研基地建設。完成《江蘇考古(2014-2015)》、《江浙滬文物行政執法合作論壇文集》、《第四屆江蘇文物保護優秀工程集萃》、《江蘇省文博論文集2016》等編輯出版。加強文博人才培訓培養,繼續聯合南京大學舉辦全省文博干部研修班,全面提升文博管理與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加強文物外事交流,與蘇州市人民政府承辦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理論委員會2016年年會,組織好赴美國、加拿大等國的文物外展。
。ò耍┣袑嵓訌娢奈锞謾C關作風建設
貫徹《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加強文物局機關黨風廉政建設,落實主體責任。鞏固“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成果,注重整改落實,強化權力運行監督制約,防止“四風”反彈。按照省委要求,繼續開展“三解三促”活動,加大我局聯系點——句容孔塘村、丹陽九里村的幫扶力度,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加強調查研究和實地指導,省文物局將對連云港、宿遷兩市實行重點幫扶,在調研的基礎上,編制重點幫扶計劃,配合兩市人民政府,提升該地區的文物保護、利用、管理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