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0日,正在烏茲別克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文化部長會晤的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專程赴烏茲別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希瓦古城,視察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援助烏茲別克斯坦花剌子模州歷史文化遺跡修復項目。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劉曙光,文化部外聯局局長謝金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許言,烏茲別克斯坦前文化部長、奧林匹克榮譽博物館館長庫爾班諾夫,希瓦市市長雅庫巴夫等陪同視察。
許言副院長、文物保護工程所所長喬云飛向雒樹剛部長匯報了修復對象阿米爾•圖拉經學院和哈桑•穆拉德庫什別吉清真寺及周圍環境的基本情況,以及項目背景、項目進展、前期勘察成果、保護修復技術及修復難度等技術問題。
雒樹剛部長在項目現場登高爬坡,不顧危險,仔細觀察建筑裂縫,詳細了解建筑殘損狀況。他充分肯定了項目選址和研究院前期勘察工作。他指出,花剌子模在古代歷史上享有盛譽,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中烏在花剌子模州希瓦古城進行合作修復能體現出和平、合作、共享的新絲綢之路精神。同時,他希望研究院按照國際認可的文化遺產保護原則和理念,發揮自身的經驗和優勢,盡可能保留文物原狀,把修復項目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示范性項目。他進一步提出,中烏兩國在文化交流領域還有巨大的潛力,他希望通過修復項目,能重現絲綢之路的光輝,并推動中烏文化合作邁上新臺階。雒樹剛部長對項目組成員表達了關心和慰問,并表示將給予研究院援外修復項目最大支持。
庫爾班諾夫部長、雅庫巴夫市長共同表示,中方對希瓦古城兩處歷史建筑進行保護修復體現了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深情厚誼,是偉大的文化合作行動。他們將最大程度的配合中方工作。
花剌子模州歷史文化遺跡修復項目是習近平主席2013年訪烏成果。2014年,中烏雙方共同決定將希瓦古城內的阿米爾•圖拉經學院和哈桑•穆拉德庫什別吉清真寺及周圍環境整治作為援助項目內容。2015年上半年兩國完成換文,2015年9月,中方正式委托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制設計方案,并承擔具體施工。目前已完成文物建筑與周邊環境的現場勘測勘察、技術難度預測等前期工作和設計方案的編制,并針對文物本地出現的險情進行了搶救性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