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華通訊社、國家文物局聯合主辦的“數字海絲助力民心相通”論壇在福州市舉行,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陳冬,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珠出席并作主題發言。福建省副省長李德金主持論壇并致辭。
作為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重要活動之一,該論壇聚焦“數字海絲助力民心相通”主題,通過主題演講、專題演講、高峰對話、數字海絲系列活動等方式,重點討論數字海絲+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領域,增進民心相通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機制、政策、標準、平臺、應用的突破。
李德金在致辭中指出,福建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建設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目前正著力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數字文化長廊,讓海絲沿線各國人民了解福建文化,促進文化交流友好往來。
陳冬在主題發言中指出,香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香港可以作為數字海絲的數據樞紐、創新高地、超級聯系人,繼續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和對外交往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劉玉珠在“貫徹數字中國戰略,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傳承”主題發言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數字化進程正從經濟領域向社會各個領域迅速擴展,文物領域不應也不能在數字中國建設中缺席,加快文物數字化建設要強化頂層架構和統籌協調。文物數字化建設源于自身需求,但機會和成果屬于全社會。他建議搭建對話平臺、拓寬開放合作、聚焦需求對接、打造智慧網絡,探索便利社會參與機制,創新讓文物活起來的多樣模式,構建中華五千年文明智慧網絡傳播矩陣,更好凝聚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文化自信。
在嘉賓專題發言和高峰對話環節,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介紹了包括海絲世界遺產地檢測研究、絲路考古新發現等在內的“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與“數字海絲”最新進展。中國博協絲綢之路專委會主任、福建省文物局副局長、福建博物院院長吳志躍與大家分享了由海上絲綢之路沿線七省、45家博物館聯合策劃推出的“絲路帆遠”展覽成果。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主席、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以他們的實踐案例闡述了世界絲綢地圖的概念。戴爾、網龍、中廣掌視等行業領軍企業代表,圍繞人工智能發展、“一帶一路”智慧媒體平臺建設等議題展開了探討,分享他們對數字海絲未來發展的洞見。
此外,該論壇國際交流合作特色鮮明,來自澳大利亞、塞爾維亞、肯尼亞、尼日利亞等“海絲”沿線國家的政府部長、企業領袖、專家學者也出席了論壇,共話數字海絲合作。(郭桂香 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