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文博藝術品修復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位于南京市紫東國際創意園B4-501室,是南京大學與江蘇文物局合作共建的“江蘇省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重要組成。修復公司的建立將為江蘇及周邊省市博物館、考古所等文物收藏單位或個人提供專業性的文物保護與修復支持,有利于可移動文物的保護與傳承,有利于南京大學的相關學科建設,促進高校的教學、科研、服務社會三大功能更好地與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
江蘇文博藝術品修復有限公司設有分析實驗室和各類文物的保護修復工作室,開展包括陶瓷、書畫、金屬、古籍、石質、竹木漆器等文物藏品的保護修復及相關課題項目工作。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文物保護科研領域、預防性文化遺產保護措施、文物修復和保護、文物臨摹和復制、攝像、激光全息等技術。強調文物科技保護的重要性,研究文物的材質、病變機理、文物保護的新方法和新材料;研究文物環境的控制,包括光、溫濕度、有害氣體、粉塵等;研究主動性的文物保護措施,汲取現代文物保護科學技術在文物修復中的運用;研究文物展示和留存的有效方法等。
江蘇文博藝術品修復有限公司聘用了陶瓷、書畫、古籍文獻、金屬器、磚石等類別的文物保護與修復的專業人員,其中高級職稱9人,中級職稱6人,初級職稱7人,其他專業修復人員3人。修復公司還聘請了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南京莫愁職校、南京金陵科技學院的專家擔任文物保護與修復的顧問。主持或主要參與過古陶瓷、書畫、金屬器、古籍檔案、磚石等類的三級以上珍貴文物的保護修復工作。
修復公司購買的實驗室檢測儀器設備包括數碼體視顯微鏡、X射線熒光波譜儀、紙張耐折度測定儀、紙張拉力測驗機等,用于各類文物修復的儀器設備包括超聲波清洗機、真空箱、鼓風烘干箱、實驗水槽、裱畫臺、拷貝臺、裱畫墻、保險柜、密集柜、靜音氣泵、壓書機、中央實驗臺、恒溫恒濕機組等。
修復公司的技術保護條件以現有設備人員為主,并以南京大學文物保護的成果與實驗室為支撐,在檢測技術、文物保護技術、防護技術、修復技術等方面具備一定實力和基礎。其中檢測技術包括:文物殘傷痕跡的探測、質地結構化學成分的分析和年代的測定;X光、超聲波探傷;電子顯微鏡、金相顯微鏡觀測;化學成分常用光譜、質譜分析;紅外照相的方法等。文物保護技術包括文物制作、保護以及與防治有關的科學技術、材料性能、操作工藝和各種勘察、檢測等。防護技術包括可移動文物的保存中的防潮、防震、防霉等防護措施,對不同質地的各類文物分別進行防護。修復技術采取傳統技藝與近代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如銅器害銹,可用機械取除或用電解還原法取除;竹木漆器的脫水,可用自然干燥法,或用醇醚聯浸、冰凍升華、高分子材料滲透聚合法;殘毀的書畫多采用傳統的揭裱方法修復;近代書刊可用絲網加固;陶瓷器斷裂用蟲膠或環氧樹脂等高分子材料粘接。文物修復中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藝必須保證不損害文物的歷史價值,包括文物的造型、材質、色澤、強度等,需具備可逆性。
可移動文物保護與修復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建立可移動文物保護與修復的實驗室和工作室是國際文物保護界共同發展的趨勢,也是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建設、發展的必由之路。江蘇文博藝術品修復有限公司的建立,將肩負著可移動文物的保護、修復和科學研究任務,提供可移動文物保護方面的技術支持,擬打造成面向全省、輻射全國的國家級的可移動文物保護與修復的基地或中心,為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做出貢獻。